一、定位高端化
產業定位就是跟著市場走、跟著的政策方向走。當前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、促進產業升級換代已成為時代潮流,包括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醫藥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,以及5G技術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區塊鏈、物聯網等數字經濟相關產業,這些產業發展空間極大,市場前景廣闊。
二、企業集群化
以龍頭企業為核心,吸引匯聚中小企業集聚,并引導企業進行專業化分工,憑借地緣優勢,合作進行技術開發、創新研究,共享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和利益,形成供需互補,從而形成完善的園區生態,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。
三、產業特色化
園區發展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,這個產業既要符合政府戰略導向,又能夠與自身資源相連接,并與周邊的園區形成錯位發展。這樣明確了主導產業,再根據產業關聯度配置產業集群,最終形成產業整體競爭優勢。
四、盈利多元化
一個優質的園區除了依靠土地增值、租金收入等之外,還需要在增值服務上做文章,如產業發展性服務(人力資源、財稅法務、項目申報等)、產業技術性服務(技術平臺、成果轉化平臺等)、生活配套服務(住宿、餐飲、休閑娛樂)、金融投資服務(企業投資、房產資本運作等)等。
五、功能綜合化
如今園區正由功能單一的產業區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,而現代的產業發展不同于傳統工業發展模式,這決定了新的產業區功能不是單純的研發和制造區,還包括商業服務、金融服務、生活服務、醫療服務、教育服務等綜合功能。
六、建筑個性化
園區的建筑形態、周邊環境、商務配套等往往左右了企業的選擇,建筑密度多少?建筑是否現代化?是否是獨棟辦公、花園辦公?有無24小時VRV空調、智能建筑系統?這些都是企業關心的要素。另外,擁有一個知名物業管理公司,也會為園區增色不少。
七、服務信息化
通過布局辦公自動化、綜合物業、招商服務、交通管理、應急安防、園區安全、能源管理等重點領域的信息系統集成系統,借助物聯網、云計算等核心技術,采集分析企業數據,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,挖掘潛在的招商信息,助力精準招商,最終實現運營管理更規范、基礎設施運行更智能、園區決策更科學、企業服務更精準。
八、平臺專業化
平臺對于園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、完善園區產業服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。圍繞園區主導產業,建立一批研發設計、成果轉化、知識產權交易、檢驗檢測、教育培訓和投融資等相關配套服務平臺,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研發效率,降低企業研發成本,從而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。
九、品牌體系化
品牌是園區的生命,“+名企+名人”共同構成了園區的信任體系。一個形成品牌烙印的園區,傳遞給政府和企業的是一種精神理念、一個識別標識、一種價值理念,能夠區別于其他競爭者,實現關鍵要素的集聚,引領協調園區產業生態圈的繁榮。
十、運營市場化
以政府介入為主的招商引資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,地方政府開始探索“政府引導、企業主體、市場化運作”的委托運營模式,政府將園區整體委托給專業運營公司,自己退居二線做裁判,這種運作模式體制更靈活,符合市場化規律,招商和服務效率更高,也更受企業青睞。
上一條:如何打造多功能特色產業社區?驅動產業園區轉型升級
下一條:2021的十個園區趨勢判斷 |
返回列表 |